我知道有画家买了一个现成的小便斗,搬到画展,名之为《泉》,轰动一时。但是,要再有谁搬个小便斗就不是作品了,只是一个玩笑。遗憾的是,我在网上看到太多的雷同的小说。例如,人类最丰富最煽情的爱情故事,在网上连道具和台词也常一样。这样的写作,和老师布置写一件小事,这个写捡到一元钱,那个就写送老太太回家,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?我在想,是不是所谓的“酷”败坏了个性,是不是肯德基、汉堡包的一再重复食用糟蹋了我们的审美?
一个人的故事,对自己可能是珍贵的,对他人则未必。要把自己的好东西变为大家的,需要我们仔细地琢磨,而不是一味摹仿。正如画家画画,尽管是同一个对象,角度不同,但它们各自都能成为艺术品。这是因为加入了画家主观的东西,才有了艺术的趣味。(《文学报》1.30陈村 文)